主讲人:李亦丹同学
《三星堆的新发现与中国早期文化》
精彩集锦
纽约大学的李亦丹同学在中国文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她曾经做过实地田野考古的挖掘工作。此次活动,她开展了一个关于史前和早期中国文化的讲座。
活动报告
2019年2月12日晚,中犹文化在一次题为“中国和以色列:从考古学角度探索古代国家的起源” 的特别活动中相遇。该活动在纽约Yeshiva大学举行。该校招收了许多中国学生来攻读法律,商业,经济学和数学硕士学位。
该活动标志着Yeshiva大学中犹对话项目的开始。作为该项目的发起人,Revel研究所副院长兼犹太研究部主任孔慕仁(Mordechai Cohen)博士首先介绍了他对该项目的愿景和希望。孔博士在演讲中提到,Yeshiva大学中犹对话的想法始于2015年10月,当时Revel学院主办了山东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创始人傅有德的讲座。 此后傅博士在2016年邀请孔博士在山东教授一门为期一周的课程。孔博士发现这样的经历丰富了他对中犹两个文化的认知,以至于他自2016年来每年都去那里教书。
“作为一名犹太人,”孔博士说,“我立刻在中华文化中找到了归宿,因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对千年历史文化的自豪,对文献中体现的古老传统的崇敬,对先祖和长辈的尊敬,对理想家园的信仰”。
孔博士之后介绍了活动的两位主讲人:考古学助理教授Jill Katz博士和纽约大学人类学和艺术专业的大四学生李亦丹。李亦丹在中国文物考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她的学士论文《三星堆与商代的关系》得到了北京大学青铜时代专家的高度赞扬。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中,两位主讲人就以色列和中国的考古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Katz博士说,“我希望大家更多地理解关于考古学的种种解释是如何受到当前和历史叙事的影响。” 李同意说,“我们所做的发现不仅仅是陶器和骨头;它们展现了集体和复杂的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意识形态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
这次活动为Yeshiva大学不断增长的中国研究生群体创造了一个受欢迎的空间,同时为两种不同的文化提供了知识基础,以分享它们的共同点和期望。活动进入尾声时,孔博士点评道,“这次活动展示了何为大学:大学,就是我们激励和引导青年人参与激动人心和有意义的研究活动的地方。”
孔博士还评论说:“虽然李亦丹是一名本科生,但她在这次讲座中展现出的丰富经验和知识让她足以媲美此学科中优秀的教授。此外,犹太和中国观众通过地图,照片和她精心制作的幻灯片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的知识。 她是我们学生的榜样。”